《緬甸時報》報道,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緬甸500家工廠中至少已有20家關閉,1萬多名工人因此失業,其中大多數來自制衣廠。自1月以來,由于中國原材料供應鏈中斷,15家工廠永久停工,5家工廠暫停運營,其他工廠則削減了工人數量。
并非所有下崗工人都得到了補償。緬甸皇家阿波羅等工廠主未支付工資并跑路,留下未妥安置的786名工人。緬甸投資委員會(MIC)秘書長丹欣倫表示,此類企業將被禁止在緬甸繼續經營。在當前情形下,雇主可以采取變通的薪資支付方式來應對。
當前一些原料已通過中緬木姐邊境和從貨機包機運抵緬甸,部分工廠已恢復營業。但是,僅有60%的勞動力恢復工作。
緬甸服裝協會主席敏梭表示,中國農歷新年之前生產的原材料將在5月底前陸續運抵到緬甸。海關清關時將紡織制衣原材料排在最高的優先級。政府還將與工商聯(UMFCCI)合作向工廠主提供優惠利率貸款以支付工資(利率目前尚未確定),同時還考慮出臺免稅政策。
緬甸已成立監督委員會,以解決和補救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對經濟造成的影響。該委員會特別關注仰光地區。丹欣倫表示,在該地區的100萬工人中,至少一半是制衣廠工人。